中新网10月28日电 综合报道,俄罗斯28日呼吁美国就泄密网站“维基解密”曝出的伊战机密文件展开详细调查。

俄罗斯外交部称,美国政府有责任对媒体上出现的所有有关报道进行彻底、独立和透明的调查。

“维基解密”22日公布了近40万份美军伊拉克战争秘密文件。这些文件显示,伊战造成了大量平民死亡,此外,美军对伊拉克安全人员的大量残忍虐囚行为不闻不问。

' />

维基解密公布的照片。2007年9月,在巴格南部郊外的哈瓦拉-哈贾布村,一名协助美军和伊拉克政府军作战的逊尼派“志愿者”抓住一名武装分子的头发,并威胁要用刀割断他的脖子。

中广网10月28日报道 俄罗斯媒体26日报道称,因多次曝光美军机密文件而名声大噪的维基解密网站已经计划从俄罗斯和中国收集机密文件,并将这些文件公之于众。

俄罗斯《生意人报》援引维基解密网站创始人助理克里斯汀·哈热弗森的话称:“我们花了很多时间收集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文件。我们完成这个工作后,会恢复收集其他地区的文件。”哈热弗森还说:“俄罗斯民众将了解到更多关于自己国家的信息”。

据介绍,维基解密创始人朱利安·阿桑奇在启动网站之初,曾致函潜在的投资人表示,“该项目的主要目标将是俄罗斯、中国和中亚国家”。

' />
中新网10月27日电 据联合国网站报道,10月26日,联合国人权高级专员皮莱(Navi Pillay)和酷刑问题特别报告员诺瓦克(Manfred Novak)分别对“维基解密”网站近来公布的大量文件发表看法。

皮莱在日内瓦发表声明指出,“维基解密”网站公布的文件显示,美国明知伊拉克军队对被拘禁者普遍使用酷刑,却仍然将数以千计的被拘禁者移交伊拉克军队。

诺瓦克当天也在纽约总部举行的记者会上重申了这种行为违反国际法的性质。

诺瓦克说:“根据《禁止酷刑公约》第三条,各国政府不仅有义务自身不实施酷刑,在被移交者面临严重的酷刑威胁时,他们也有义务不将任何人移交任何管辖当局;而美军对伊拉克政府和非正规军的拘禁场所的真实情况是很清楚的。”

皮莱同时指出,“维基解密”披露的文件还指称美军在一些检查站和在行动中杀害了伊拉克平民。

她敦促美国和伊拉克当局采取必要措施调查所有指称,根据国际人权法将实施非法杀戮、草率处决、酷刑和其他严重侵犯人权行为的肇事者绳之以法。

皮莱还呼吁伊拉克批准《禁止酷刑公约》及其任择议定书,该议定书赋予联合国防范小组委员会有权访问缔约国所有的拘禁场所,检查被拘禁者所受的待遇。

' />
维基揭秘网公开大量伊拉克战场和阿富汗战场美军秘密文件令美国军方和情报界愤怒不已。面对压力,网站创始人兼总编辑朱利安·阿桑奇正过着类似逃亡者的生活。他不得不小心可能来自情报界的“黑招”,而且还得应对团队内部反对者。

坚持揭秘

阿桑奇现年39岁,澳大利亚人。揭秘之举让他声名远扬,也给他带来大麻烦。美国《纽约时报》24日报道,阿桑奇接受采访时说,出于自我保护目的,自己和一些支持者使用加密手机,住宾馆时用化名,头发也染了。在外住宿时,不是睡沙发就是睡地板,而且用现金结账,不用信用卡。

阿桑奇在澳大利亚的童年生活颠沛流离。1995年,他因黑客行为被裁定25项罪名成立,差点入狱。然而,他揭秘的决心未变,并于2006年创建维基揭秘网。他的朋友称这是“天才之举”。

通过维基揭秘网,阿桑奇把揭秘者提供的大量秘密信息储存在政府难以触及之处,随后在全球范围公开。

揭秘网先前曝光美国海军古巴关塔那摩基地监狱情况,披露美国政坛名人萨拉·佩林的雅虎个人邮箱账号,还公开美军直升机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打死至少12人的录像,死者中包括两名路透社记者。

今年7月底,维基揭秘网公开大约7.7万份阿富汗战争美军秘密文件,令世界震惊。本月22日,这家网站公开将近40万份伊拉克战争秘密文件,内容包括美军无视伊拉克军警虐囚。

阿桑奇说,“决心走下去,不妥协,这令我陷入一种特殊的局势中”,未来几周对他来说“最危险”。


外来麻烦

美国国防部和司法部官员说,他们正援引《1917年间谍法》评判阿桑奇的行为,要求阿桑奇“归还”拥有的一切政府文件并承诺今后不公开、搜集新文件。

无奈之下,阿桑奇选择“走为上策”。然而,找到合适的避难国并不容易。

公开阿富汗战争秘密文件后,他来到瑞典并申请居留许可,希望借那里对新闻自由的宽容保护自己。

阿桑奇在瑞典先是感受到热烈气氛,但好景不长。

“他们称我为新闻业的詹姆斯·邦德,”阿桑奇回忆道,“我有了大量‘粉丝’,然而,他们中的一些人最终给我带来麻烦。”

因与两名瑞典女性的关系,阿桑奇受到强奸和性骚扰指控。阿桑奇自称双方是自愿行为,认为指控是“诋毁行动”的一部分。

就指控内容,检察部门仍在调查中。然而,阿桑奇在瑞典为自己和维基揭秘网找到避难所的设想无疑化为泡影。

他9月底离开瑞典前往德国首都柏林。他乘坐的航班上没几个人,但他遗失装有3台保密电脑的行李。行李迄今没出现,阿桑奇怀疑行李可能中途遭人截走。

前往冰岛躲避的计划也落空。阿桑奇如今住在英国,因为他所持的澳大利亚护照让他可以在英国待半年。入境时,阿桑奇还担心会在机场被捕。

阿桑奇认为,冰岛和英国等国容易受美国影响。

在他的祖国澳大利亚,几名政府官员暗示他,如果美国提出指控,澳大利亚政府愿意合作。

阿桑奇说,澳大利亚一名高级官员告诉他:“你在规则之外行事,所以就得在规则外对付你。”


内部争议

外来麻烦让阿桑奇心烦,而来自团队内部的争议更让他头疼。

阿桑奇在瑞典受指控一事曝光后,维基揭秘网内部压力临近爆炸点。一些与他密切合作的人选择“公开背叛”。

《纽约时报》记者在冰岛、瑞典、英国、美国和德国采访数十名与阿桑奇共事的人或支持他的人,得到的印象是,这名网站首要革新者有人格魅力,但随着名气上升,行为开始变得独断专行、古怪和反复无常。

一些维基揭秘网支持者对阿桑奇独自决定不经删节公开一些阿富汗战争文件感到极其不安。已公开文件中,一些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驻阿富汗部队提供情报的阿富汗人的名字并没有被隐去。

维基揭秘网核心志愿者之一、冰岛议员比吉塔·约恩斯多蒂尔说:“我们对这特别、特别担心,对这之后他所说的也特别、特别担心。”

阿富汗塔利班一名发言人接受电话采访时称,阿富汗战争秘密文件公开后,塔利班成立一个9人委员会以找出“通敌者”。塔利班自己有一份1800人的“通缉名单”,正在与维基揭秘网公开的信息比对。

阿桑奇认为,未经删节公开相关信息是自己深思熟虑、判断利弊后作出的决定。

他的处事方式也在内部引起一些争议。一些网站支持者接受采访时称,阿桑奇容不下不同意见,如果与他发生冲突,结果就是“卷铺盖走人”。

冰岛志愿者斯马利·麦卡锡因看不惯阿桑奇的行为,最近疏远维基揭秘网。他说,大约有10多个“幻想破灭的志愿者”最近离队,有更多人可能会跟着离开。

麦卡锡说,维基揭秘网发言人今年夏末被阿桑奇以“坏行为”为由停职。

针对批评,阿桑奇称除维基揭秘网发言人外,迄今没有核心志愿者离开。

阿桑奇说,维基揭秘网有大约40名核心志愿者和大约800名支持者在维护网站。《纽约时报》分析认为,如果退出者逐渐增多,可能会影响网站运转。

然而,即使那些质疑阿桑奇领导手段的人也认为,网站用来防范敌手的计算机和财务架构依赖阿桑奇。

冰岛议员约恩斯多蒂尔说:“他特别独特,特别有能力。”(马震)

' />

维基揭秘网站公布的美军审讯伊拉克囚犯的图片。

维基揭秘创始人阿桑奇日子过得“挺惨”:他出门必须化装、住店使用假名、消费不能刷卡……

维基揭秘网站不顾美国五角大楼的禁令,于10月22日再次公布近40万份有关伊拉克战争的秘密文件。其创始人和总编朱利安·阿桑奇也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面临反间谍法指控

22日,维基揭秘网公开了伊拉克战争的秘密文件,内容包括美军对虐囚行为熟视无睹,美军所获平民死亡统计数字远超伊拉克政府公开数字。

这是维基揭秘网继今年7月公开7万多份阿富汗战争秘密文件后再度“出手”。

阿桑奇在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说,公布伊战秘密文件为证实40起伊拉克人遭非法杀害的案件提供足够证据。

阿桑奇顶住压力公布秘密文件的举动,让他赢得了很多人的尊重,“他们称呼我是新闻界的詹姆斯·邦德”,阿桑奇笑着说,“现在我有了很多粉丝。”

对阿桑奇来说,他现在最不确定的是美国政府下一步将会怎么对付他。五角大楼和美国司法部已经公开表示,将依据美国1917年的反间谍法来处理此次泄密事件。他们要求阿桑奇“退还”他手中全部的秘密文件。

生活得非常狼狈

美国媒体23日刊登的专访中,阿桑奇声称自己最近这段时间的生活非常狼狈,为了躲避西方情报机构的监视和跟踪,他只能给自己的手机加密、使用假名字住酒店……由于不敢使用信用卡,阿桑奇只能问朋友们借现金。

为了躲避跟踪,阿桑奇将记者的采访地点约在了伦敦郊区一家吵闹的埃塞俄比亚餐馆。他向记者大倒苦水,称这段时间他的生活已经完全被泄密事件打乱。

头戴毡帽、留着小胡子的阿桑奇告诉记者,虽然他的现状很糟糕,但是他无路可退:“我自己决定走到这条路上的,我不会放弃。在这样不同寻常的时刻,我感到很兴奋。”


阿桑奇内外交困

眼下,阿桑奇的麻烦不仅来自各国政府的谴责,他的团队也传出内讧。有消息称,在公布了7万份阿富汗战争秘密文件后,维基揭秘网的部分志愿者已经退出,原因是不认同该组织的行为方式以及阿桑奇本人的个性和风格。

有维基揭秘网的前工作人员声称,当初是阿桑奇自己一个人决定公布这些秘密文件的。维基揭秘网的前核心志愿者、冰岛议员约斯多蒂尔说:“我们当时非常非常反对他公布这些文件,但是无济于事。”

此前,瑞典检察官曾宣布,他们正在对阿桑奇的两起强奸和性骚扰案展开调查,阿桑奇则坚称自己无辜。此外,上周瑞典政府驳回了阿桑奇的永久居住权申请。

资金也是阿桑奇的一大问题。上周,一家曾经为维基揭秘收集捐款的英国公司终止了与该组织的合作。阿桑奇指责这些举措的背后有美国“黑手”,但美国予以否认。

人物档案

生活隐秘 经历复杂

尽管已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39岁的阿桑奇自己却生活在完全隐秘的现实中。随性的背包客和环球旅行让别人难以企及他的内心,阿桑奇也成为人们印象中遥不可及的人物。有着多年黑客经验的澳大利亚人阿桑奇,长期接受家庭式教育,到他14岁时,他和母亲已经搬了37次家。16岁时,孤独的阿桑奇成为了一名网络黑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