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就在人们为金融危机渐渐淡出而表露欣悦的时候,近期,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却骤然升级。自今年9月奥巴马政府裁定轮胎特保案以来,美国方面对我出口美国的多个产品屡屡发难,先是美国商务部决定对中国输美油井管征收最高99.14%的反倾销锐,紧接着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又初步裁定,要对中国输美铜版纸和一系列化工产品征收“双反”关税。中国方面针锋相对,也提起了对美国输华冻鸡肉和进口小轿车、越野车的“双反”调查。
美国之所以近期频频向中国产品发难,除了其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外,也深刻反映了其国内经济复苏仍旧严重不稳的状态。10月30日,美国金融监管部门宣布关闭9家银行,创下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单日银行倒闭最多的纪录,至此,今年全美已有115家银行倒闭。11月1日,有着101年历史的美国CIT集团也递交破产保护申请,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五大破产案。CIT是一家专门向中小企业进行商业贷款的金融机构,这样一家“百年老店”倒闭,表明支撑美国经济和就业的中小企业的生存出现了严重问题。果然,11月6日,美国劳工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美10月份失业率创下逾26年来最高水平,上升至10.2%。美国频频向中国发起贸易争端,其动机无非是为了保护国内市场。这也从一个方面反映出,全球经济复苏并不像我们所预期的那样乐观。
更令人感到忧虑的是,对外贸易摩擦并不只是发生在中美之间。一些国家和地区在扩大内需受阻情况下,纷纷采取贬值本国货币、增加各种形式补贴的措施来提高本国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贸易保护主义越来越兴盛,对我国出口产品造成了很大困扰。商务部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全球有35%的反倾销调查和71%的反补贴调查针对我国产品。今年前三季度,就有19个国家对中国产品发起了88起贸易救济调查,其中反倾销57起,已经达到了过去几年的水平,涉案金额达到102亿美元,同比增长125%之多。
出口贸易是支撑我国经济运行的“三驾马车”之一,对我国经济快速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我国出口产品中的很大比重依赖国内低廉劳动力价格在国际市场上立足,缺乏自主创新技术的支撑。正因如此,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也一直成为各国反倾销的矛头所向。资料显示,从1995年到2001年入世之前,我国共遭遇反倾销调查264起,平均每年38起。但入世后这一数字反而增加更多,平均每年达到59起,金融危机的加剧更使贸易摩擦呈现白热化状态。这种状况迫使我国必须下大力气改变过度依赖出口的经济结构,进一步扩大内需,将内需作为拉动GDP增长的最重要因素。对于出口市场,虽然我们仍然必须坚持与贸易保护主义开展有理有节的抗争,但大力发展自主创新型产品的出口,用自主创新产品来占领国际市场,更是当务之急。而要实现这个目标,目前实行的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仍应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
' />社论称,站在世界之巅的美国,看着快速向峰顶爬升的中国,心生不安是可以理解的。未来中国到底何去何从?会否颠覆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尽力向上攀登的中国,看着在峰顶虎视眈眈的美国,心存疑虑也情有可原。美国到底是否接受中国崛起?是否想方设法遏制围堵中国? 这就是两国目前存在的战略疑虑和不信任感,在价值观念、政治制度、意识形态、文化传统差异的背景下,经常被放大,甚至扭曲。战略互不信任的问题不解决,美中两个大国在国力和影响力消长互见的过程中,发生摩擦甚至冲突,并非绝不可能。
侨报称,不少亚太地区国家在接受中国崛起的同时,希望美国能够在亚太起到平衡作用。他们不愿在两个巨头之间当“夹心饼干”,或者选边站,而是希望从两个大国势力均衡、相安无事,又合作共处、共创繁荣中获得机会和好处。
其社论指出,在全球化潮流波澜壮阔,美中相互依存、利益交织的今天,两国完全可以通过坦率对话,求同存异,务实合作,共对挑战,扩大利益交汇点和重合面,逐步化解疑虑,增进信任和信心。
侨报社论指出,期待奥巴马此次访华,能够在推进务实合作方面有实质性成果,以此增进两国的战略互信。作为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应当接受中国崛起的现实,认识到美国影响力绝对优势的削弱不可避免,美国不可能在所有领域都要绝对主导;认识到中国成功符合美国的根本利益,中国失败才是人类的灾难,从而在战略和政策上做出必要调整;认识到世界的多元化和多样性,人类发展不是只有西方模式行得通;认识到中国对核心利益关切的合理性,并在台湾、西藏等问题上谨言慎行。
' />文章摘编如下:
对于即将访华的奥巴马来说,他将面临着与所有前任所见都不同的中国。一九四九年的杜鲁门时代,大门紧锁的中国被描绘为“邪恶的红色巨龙”;一九七九年的卡特时代,中国人小心翼翼地打开家门,开始试探美元、可口可乐和猫王的音乐。二○○九年,中国人坐等奥巴马前来“串门”。
六十年来,美国从来没有放弃在中国家门口徘徊。前三十年间,先后在朝鲜和越南进行过两次大规模的地区战争。在建交之后,出于对抗苏联的需要,中美关系出现了缓和。而冷战结束后,美国对华遏制政策又重新抬头,只是手段发生很大变化。除了在东亚地区巩固与日韩的传统军事同盟关系,南亚地区的印巴对峙与中亚的“颜色革命”背后,都有美国的影子。美国甚至多次派舰机或以科考的名义,直接窥视中国的专属经济区。
但与此同时,特别是近几年,中美的对话互动无论在层级、深度、广度上都有长足的进步。无论是王岐山和陈德铭、周小川,还是戴秉国和杨洁篪,以及徐才厚和梁光烈,都在华盛顿得到了很高的礼遇。
这实际上反映了美国对华的矛盾心态:中国已经是一个无法忽视的利益相关者,但这个崛起中的大国又很自然地被视为美国的威胁。因此在对华政策上,出现了寻求合作与进行遏制并存的局面。奥巴马延续了这种矛盾,在这些问题上美国政府一直被中国告知“解铃还须系铃人”,对中国实地访问,是他解铃的途径之一。
不过,中国已不再处于随美国调整而调整的被动地位。在“美国的后院”拉美地区,中国近些年积极开展了政治、经济、文化的多领域外交,中国高层频繁访问拉美。与美国通过谋求军事存在和输出价值观来实现战略扩张不同,中国的对拉美外交奉行了胡锦涛提出的和谐世界政策,无论是古巴、委内瑞拉的领导人,还是巴西的铁矿石与智利的铜矿,都成为中国的接洽对象。甚至以往对华冷淡的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区,中国外交也实现突破,哥斯达黎加、格林纳达等相继与中国建交。
必须看到,美国日益重视中国,但中国发展亦无法离开美国。此次奥巴马访华是一次良机,双方高层将直接深入沟通。如果能有效增信释疑,真正加强双方的战略互信,则将令今后的双边关系豁然开朗,小摩擦小纠纷可迎刃而解。美国无需再在中国门口绞尽脑汁,也无需担忧中国在拉美的投资和能源合作会危及自己后院。中美关系今后就会少很多折腾,这将是最大的双赢。
' />